谷物类
10.米饭(稻谷*3+水)
“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
北方多小麦,南方多水稻,这就使得南北两地餐桌上的主食有很大区别。
南方以米饭为主。水稻去糠,经过蒸或煮或焖等方式,变成一碗碗香甜可口,软糯适中的大米饭。或添加少量菜蔬,形成营养更丰富的主食。
11.饭团(稻谷*4)
农忙时分,常待田间地头,为省时节力便将那稻米揉捏成团带在身上。口感虽糙涩,入口后难下咽,但好在能果腹撑饥。
12.炒米(稻谷*3+葱)
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曾言:“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
这炒米家常预备,抓一把,泡一碗,便代了早晚茶或是饭餐,属急就之物。
把大米先淘好,煮熟后晾至半干,变成阴米,再加点油炒至微糊即是。
13.碎金饭(稻谷+葱+鸡蛋+水)
相传,隋朝越国公杨素发明了碎金饭,因饭炒得颗粒分明,皆包蛋黄,色似炸金,油光闪烁而称为碎金饭。
后来其巡游江都,这碎金饭便被带入民间,又因蛋黄素油色泽如金,饭粒洁白如玉故炒出的饭颗颗都是外黄内白,被称作“金裹银”,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扬州炒饭。
14.稀饭(稻谷+水*3)
水多米少则为稀饭,水少米多则为粥,貌徒相似,其内不同。
稀饭,熬煮时间较短,米粒完整,汤与米分离程度高。
粥,熬煮时间长,米粒细小破碎,汤米浑然一体。
15.粥(稻谷*2+水*2)
粥,也称糜,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其早期主要为食用,后亦作药用。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例证。
苏东坡有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16.葱白粥(稻谷*2+葱+水)
葱白粥,解表散寒,和胃补中,可治风寒入邪,制法如下:
1.将葱白摘去外皮,冲洗干净,切细
2.稻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锅中加入冷水,将稻米放入,先用旺火烧沸,加入葱白、醋,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即可食用
蛋类
17.水煮蛋(鸡蛋+水*3)
水煮蛋简单易做,营养丰富,吸收率高,制法如下:
1.新鲜鸡蛋洗净后放入冷水中浸泡些许时间,防止蛋壳破裂
2.水没过鸡蛋,小火烧开后转为温火,整体煮三至七分钟即可
3.三分为软蛋,五分为溏心,七分为实凝,十分钟以上则不利于消化,口感也不佳
18.荷花蛋(鸡蛋*3+葱)
宫廷的御厨为讨圣上欢心,以水中荷花之形烹制鸡蛋。使其外形似莲花,蛋黄似莲蓬,外皮清脆轻巧。后来随着御厨告老还乡,这荷花蛋便广为流传开去,进入寻常百姓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