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道路的经济解释》章节测试答案
1.1如何用经济学思考问题
1……
学习通网课答案 中国道路的经济解释 最新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1.1如何用经济学思考问题
1【单选题】关于经济学,错误的是()。
A、是一种知识体系
B、研究对象不具有不确定性
C、可以做为方法论来解释社会现象
D、是一门一级学科
答案:B
2【单选题】下列属于经济学解释世界的角度的是()。
A、社会分层、结构
B、意识形态
C、基本政治制度
D、结合时空条件分析人的行为
答案:D
3【单选题】关于当下的中国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发挥比较优势,可以不在乎国家的农业产量
B、主要是小生产者经营
C、主要是细碎化经营
D、农民增收较为困难
答案:A
4【多选题】关于经济学,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经常用来预测超长期的经济走势
B、研究对象通常具有不确定性
C、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研究问题
D、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答案:BCD
5【判断题】在一定外生约束下研究人的行为是经济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答案:√
1.2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政策问题
1【单选题】关于扶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靠富人的转移支付
B、重视扶贫资金的有效配置
C、需要精确扶贫
D、需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
答案:A
2【多选题】社会建构的任务包括()。
A、创新
B、协调
C、确定发展目标
D、预测
答案:ABC
3【判断题】经济学更重视财富分配而不是财富总量增加。()
答案:×
2.1社会成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单选题】经济学中的成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包括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B、成本经常会转嫁给他人
C、可以是负数
D、必定有人承担
答案:C
2【判断题】成本要么有自己承担,要么由他人承担。()
答案:√
2.2短缺的信号:配额制
1【单选题】下列关于配额制,说法错误的是
A、反映的是短缺经济
B、对人的行为选择施加了硬约束
C、改革开放后逐渐消失
D、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答案:D
2【多选题】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配额制仍然存在
A、改革是个过程,不会立马达到产量最大化
B、各地教育、医疗等人力资本不同
C、各地市场经济基础不同
D、各地人的勤勉程度不同
答案:ABCD
3【判断题】政策生效都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答案:√
4【判断题】在短缺年代,产粮大省不会缺粮。()
答案:×
2.3机制的有效设计
1【单选题】下列关于赤脚医生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脚是一种工作状态
B、是可以当下采用的农村医疗制度
C、在六七十年代,是一种有效的基本医疗制度
D、具有低水平,广覆盖的特点
答案:B
2【单选题】关于预期,说法正确的是
A、预期是虚变量
B、预期并不会改变实变量
C、由于预期的存在,政策是不会失效的
D、预期并不是经济学家主要考虑的事情
答案:A
3【判断题】合成谬误是指个人理性但集体非理性的现象。()
答案:√
4【判断题】稀缺和短缺在经济学中是相同的概念。()
答案:×
3.1经济学的终极使命:最优安排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经济学基本任务的是
A、资源的有效配置
B、促进经济发展
C、增加幸福感和快乐程度
D、增加人类福利
答案:B
2【多选题】为什么需要经济学解读中国
A、从经济的视角理解中国发展历程
B、人类会面临稀缺资源配置的难题
C、提供一种形而上和形而下相结合的解释视角
D、经济学做为一种方法论,还可以解释很多非经济性问题
答案:ABCD
3【判断题】地大物博、物产和资源丰富是我国最主要的地理特征。()
答案:×
3.2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性
1【单选题】鼓励一部分人先富的原因,不包括
A、人的禀赋不同
B、市场经济必然造成贫富差距
C、先富的人群可以帮助国家获得更多税收
D、一部分人先富是符合市场经济逻辑的
答案:B
2【多选题】反腐的经济学解释包括
A、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应该优化配置
B、腐败不利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C、腐败官员获得了稀缺资源,却没有承担相应责任
D、腐败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答案:ABCD
3【判断题】如果资源不稀缺,那么就不需要最优配置。()
答案:√
3.3国民教育中的有效配置
1【多选题】提高基础教育在GDP中的比重的经济学解释包括
A、基础教育是公共品,因此需要政府投入
B、教育具有正外部性,投入的越多,“良民”越多
C、教育可以改善人力资本,改变人的发展命运
D、教育投入越多,可能会减少在暴力机关的投入需要
答案:ABCD
2【判断题】我国基础教育占GDP的比重尚未超过4%。()
答案:×
3.5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
1【单选题】关于我国GD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均GDP已经位列世界第二
B、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非常快
C、除了GDP,还应关注人口素质等发展问题
D、经济增长,通常就是指GDP
答案:A
2【多选题】老师认为,影响人口素质的因素包括
A、教育水平
B、法制水平
C、健康水平
D、伦理道德水平
答案:ABCD
3【判断题】经济增长主要是指GDP或者人均GDP。()
答案:√
4【判断题】结构性问题通常是资源错配导致的。()
答案:√
4.1关于自利
1【多选题】关于自利,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不损人的利己行为是值得支持的
B、损人而利己,不仅违背经济学,也可能违背法律
C、用伦理和习俗来规范社会行为,会减少很多交易成本
D、自利一定是违背和谐社会的
答案:ABC
2【判断题】自利是经济学所不支持的。()
答案:×
3【判断题】零和博弈是不合作博弈。()
答案:√
4【判断题】诉诸法律是会耗费成本的,所以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塑造自发的行为规范而不是法律来减少成本。()
答案:√
4.2失信的成本
1【单选题】为减少社会成本,下列不属于政府应该做的是
A、提供基本公共品
B、加强监管投入,防微杜渐,杜绝所有产生社会成本的行为
C、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成本约束
D、没必要事无巨细的监管
答案:B
2【单选题】关于街边“黑色料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程度给居民提供了便利
B、没有监督和租金,所以价格低廉
C、食品安全一定难以保证
D、“物美价廉”,不应取缔
答案:D
3【判断题】为了减少执法成本,不罚则已,罚必重。()
答案:√
4【判断题】无限重复博弈是有助于实现社会最优的。()
答案:√
5.1总量
1【多选题】GDP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原因包括
A、它是比人均更重要的变量
B、GDP总量与就业正相关
C、GDP总量可以解决很多社会矛盾和发展中的问题
D、GDP是国际最常用的衡量经济水平的指标
答案:BCD
2【多选题】就业的重要性在于
A、就业状态对人的影响很大
B、工作是获取收入的最主要渠道
C、在中国,每年有很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
D、就业与社会稳定高度相关
答案:ABCD
3【判断题】GDP总量不如人均GDP重要。()
答案:×
5.2结构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我国结构性问题的是
A、城乡关系
B、工农业关系
C、收入分配
D、地区关系
答案:B
2【单选题】关于我国城乡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必须迅速取消户籍制度以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B、尖锐的城乡关系是我国错误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
C、大城市的确会有一些“城市病”
D、解决城乡关系的唯一途径在于大城市化
答案:C
3【单选题】关于我国收入差距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背后的原因包括不同人群机会的不平等
B、要靠政府转移支付来解决
C、收入水平的差异和各地区的教育水平的差异关系不大
D、我国收入差距并不严重
答案:A
4【多选题】中国各地区经济差异体现在
A、增长率
B、就业水平
C、发展水平
D、自然地理差异
答案:ABC
5【多选题】中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体现在
A、人口综合素质
B、环境水平
C、农业现代化程度
D、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品投入
答案:ABCD
6【判断题】取消户籍制度的经济学基本逻辑在于劳动力要自由流动。()
答案:√
5.3微观与制度
1【多选题】经济学的微观维度包括
A、企业
B、个人
C、市场
D、政府
答案:ABC
2【多选题】关于我国经济制度的描述,正确的包括
A、制度有两个层次,包括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安排
B、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具体的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灵活性
D、基本制度具有灵活性
答案:ABC
3【多选题】关于我国具体经济体制和政策,描述正确的是
A、和经济制度一样不能随意调整,具有稳定性
B、经济体制政策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
C、具有相当强的灵活性,可以朝令夕改
D、经济体制和政策的变化要符合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答案:BD
6.1“偷懒”的经济学释义
1【单选题】相比于普通员工,企业高管会有更好的待遇,最恰当的经济学解释是
A、高管的工作能力强
B、高管创造的价值比普通员工大
C、高管一旦偷懒,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更大,所以需要更多的激励
D、高管会帮助企业榨取员工剩余价值
答案:C
2【单选题】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最恰当的解释是
A、农民革命性强
B、“三农问题”比城市改革更重要
C、领导人倾向于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
D、温饱问题,是当时中国首先要解决的
答案:D
3【判断题】可选择的样本越多,个人选择空间越大,效用水平就越高。()
答案:√
6.2流动性的“农民工社会”及人口红利倒U型曲线
1【单选题】使我国中低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保持竞争力的最重要的要素是
A、资本
B、劳动力
C、土地
D、技术
答案:B
2【多选题】产生”农民工“这一词语,说法正确的包括
A、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工人中有很多是原本从事农业生产的
B、在经济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
C、进入城市的农民,由于户籍等人口制度的存在,并未被赋予城市核心居民同等待遇
D、随着经济市场化的进行,有理由相信“农民工”一词会逐渐淡化和消亡
答案:ABCD
3【多选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何会实行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
A、农业生产条件差,希望靠人数弥补农业产量
B、国际关系紧张,为了国防需要
C、在传统的陆军体系下,需要更多的人口
D、是在一定时空和历史条件下的选择,有一定的合理性
答案:ABCD
6.3经济学解读中国的宏观行为
1【多选题】关于贫困问题,说法正确的包括
A、通过发展,是可以全部解决的
B、与基本公共品的供给有关
C、具有一定的代际传递性
D、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存在
答案:BCD
2【判断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和父子关系有所类似。()
答案:√
3【判断题】发展中的种种烦恼,是可以通过货币解决的。()
答案:×
7.1用“大历史观”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1【多选题】近些年,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剧烈变迁的基本原因是
A、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B、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生产力更为强大
C、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
D、全球化使 得分工在国际范围内不断细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ABCD
2【判断题】用大历史观看问题就是要把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整体性、连续性的理解。()
答案:√
3【判断题】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自然分工不再重要,“男耕女织”这种农业文明下的家庭关系也会改变。()
答案:√
7.2不成功的启蒙,成功的救亡
1【多选题】社会演化的三个环节是
A、构造
B、再构
C、解构
D、重构
答案:ACD
2【多选题】关于社会流动性,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一直保持在第一或第四象限,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
B、社会流动性较差的制度有印度的种姓制度
C、较好的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流动性
D、一个良好制度应该为每个居民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
答案:ABCD
3【判断题】开放就可以使国家走向富强。()
答案:×
7.3重工业化与中央集权体制的实验
1【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之初,选择重工业道路的原因,最恰当的是
A、重工业是我国当时的比较优势
B、国防需要
C、大国需要装备制造业,而新中国的重工业名存实亡
D、重工业比轻工业发展容易
答案:C
2【多选题】关于新中国之初选择发展重工业道路的评价,说法正确的包括
A、事后证明这个初衷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
B、是符合经济学基本逻辑的,因为重工业是我国当时的比较优势
C、不仅仅出于经济考虑,在大历史观下看,是正确的选择
D、重工业名存实亡,这是大国所不能允许的
答案:CD
3【判断题】新中国之初,为了筹集资金发展重工业,牺牲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答案:√
7.4中央集权体制的两大败笔
1【单选题】人民公社的致命缺陷,表达最贴切的是
A、超越了时代的需要
B、监督不力,腐败横行
C、生产队经营单一,缺乏创造力
D、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来解决群体偷懒
答案:D
2【单选题】关于全民所有制,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人都拥有财产权
B、全民委托国家行使财产权
C、国家委托地方、部门和企业行使财产权
D、全民所有制意味着多级委托制的国家托拉斯
答案:A
3【单选题】国家托拉斯的致命缺陷,表达最贴切的是
A、多级部门,程序复杂,滋生腐败
B、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C、存在严重的纵向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失真
D、“劫富济贫”的转移支付频频发生,是公平但没有效率的
答案:C
4【判断题】一个良好的机制要把偷懒的人改变成勤勉的人。()
答案:×
8.1知识回顾
1【单选题】民国后期,国有资产名存实亡的直接原因是
A、国有资产比重低,地位低
B、蒋经国“打老虎”不力
C、国共内战消耗
D、贪腐严重,缺乏权力约束机制,国有资产被暗度陈仓
答案:D
2【单选题】对农村来说,最基本的要素组合是
A、资本和劳动
B、技术和土地
C、劳动和土地
D、技术和劳动
答案:C
3【单选题】在我国历史上,政权得到农民拥护的经济基础是
A、给予足够资金补贴
B、给予农业技术指导
C、解决土地和温饱问题
D、保护劳动,减免赋税
答案:C
4【判断题】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答案:√5【判断题】井田制是带有捆绑销售性质。()
答案:√6【判断题】农地私有化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唯一出路。()
答案:×
8.2农村与农业
1【单选题】制约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是
A、缺乏农业生产激励
B、土地所有权并没有私有化
C、土地细碎化,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D、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足
答案:C
2【多选题】改革首先从农村农业开始的原因包括
A、农村和农业是相对边缘化的
B、解决温饱和生存是发展的首要任务
C、改革的成本较低,不会产生重大风险
D、对于大国来说,稳定的粮食产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和政治问题
答案:ABCD
3【判断题】为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应该利用劳动力红利,重点发展轻工业,粮食产量可以依赖国际市场来解决。()
答案:×
4【判断题】承包制解决了当时的“公地悲剧”。()
答案:√
5【判断题】家庭联产承包制能够有效的解决温饱和发展问题,是不需要继续改革的。()
答案:×
8.3城市与企业
1【单选题】我国经济增长真正进入快车道是哪一年
A、1978年
B、1982年
C、1992年
D、2001年
答案:C
2【多选题】关于我国的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先从农村农业开始,释放了剩余劳动力
B、再改革城市企业,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
C、改革只需要解决效率问题,随后产生的社会问题会迎刃而解
D、除了解决效率问题,还要深化改革,考虑到因改革而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答案:ABD
3【判断题】改革只需要解决效率问题即可。()
答案:×
8.4放松计划约束,中央与地方分权
1【单选题】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最早提出的是
A、1956年
B、1978年
C、1994年
D、2002年
答案:A
2【单选题】关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此开启了各地的增长锦标赛
B、比较好的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
C、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可以平衡各地财政收支
D、彻底完善了我国的税收制度
答案:D
3【判断题】中央与地方分权,指的是财权和事权。()
答案:√
9.1何为特区
1【判断题】特区可以理解为中央和地方分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案:√
9.3如何评价特区
1【单选题】对于邓小平“两个大格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对新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是有经验基础的
B、反映的是平衡发展战略
C、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案:B
2【多选题】对于特区的评价,正确的包括
A、以制度性试验拓宽了改革思路
B、形成了城市增长极
C、促进了对西方制度体系的讨论
D、加速了传统思维和体制的解体
答案:ABCD
3【判断题】特区的成功引起了对西方制度体系的反思与讨论,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4【判断题】特区的成功,验证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文明重要的一部分。()
答案:√
10.1功利主义背景下的多元社会价值
1【单选题】经济市场化环境下,关于功利主义兴起的原因,表述最恰当的是
A、缺乏对传统伦理的宣传
B、市场监督管理体制的滞后
C、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D、市场经济意味着每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容易产生功利主义
答案:D
2【多选题】关于我国转型社会中的价值冲突,描述正确的包括
A、功利主义兴起
B、儒学伦理已经解体
C、商业伦理尚未形成
D、社会价值体系尚出于真空期
答案:ABCD
3【判断题】目前,我国的儒学伦理逐步解体,商业伦理已经形成。()
答案:×
10.2地方主义与社会平衡的冲突
1【单选题】关于我国可能的地方主义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与增长锦标赛直接相关
B、政府应鼓励地方主义以调动地方积极性
C、需要合适的官员考核机制来预防“寅吃卯粮”
D、地方主义可能会造成各自为战,损害整体利益
答案:B
2【判断题】调动地方积极性和防止地方主义是分权理论需要解决的。()
答案:√
10.3要素流动与一体化的冲突
1【单选题】根据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以下政策设计错误的是
A、鼓励要素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
B、尽早破除户籍等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
C、鼓励东部地区的低端产能向中西部转移
D、加强土地监管,防止土地流转
答案:D
2【多选题】为了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措施正确的包括
A、发展综合性大学,培养更多高端劳动力
B、建立公开信息平台,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
C、鼓励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破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因素
D、完善职业教育机制,培养多层次人才
答案:BCD
3【判断题】在别的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持续的增加某一要素投入,回报率会越来越高。()
答案:×
4【判断题】为了促进要素流动,应鼓励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
答案:×
10.4私人品与基本公共品的供给不平衡
1【多选题】基本公共品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原因包括哪些
A、公共品难以通过市场定价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
C、我国不平衡发展战略,牺牲了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D、国家经济水平不足,无力提供充足基本公共品
答案:ABC
2【判断题】在数量上,我国私人品和公共品的供给都非常不足。()
答案:×
3【判断题】我国基本公共品的供给存在严重的城乡和地区不平衡。()
答案:√
10.5社会基本价值偏移
1【单选题】关于普通劳动被边缘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一个原因是资本相对不足,劳动力相对充足
B、反映了功利主义的现象
C、尊重所有劳动者是因为各自分工不同,都有自己的社会价值
D、政策应估计高端劳动,逐渐减少普通劳动
答案:D
2【判断题】尊重劳动不仅仅是经济需要,更应上升成为一国的伦理和道德。()
答案:√
10.6公权力导致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
1【多选题】关于我国公权力,说法正确的包括
A、公权力腐败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社会运行成本上升
B、反腐倡廉,从严治党应长期坚持
C、公权力比私权力更能影响社会成本
D、如果公权力的使用长期不受约束,会造成无法预计的后果
答案:ABCD
2【判断题】公权力和私权力都是可交易的。()
答案:×
10.7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的滞后
1【多选题】改革的三个环节包括
A、经济
B、政治
C、社会
D、伦理
答案:ABC
2【判断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首先从反腐倡廉开始。()
答案:√
3【判断题】反腐倡廉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答案:×
11.1五个问题的提出
1【单选题】关于货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货币不是商品,二者本质不同
C、货币用来剥削劳动就变成了货币资本
D、货币不仅包括纸币,还有金属货币等等
答案:B
2【多选题】我国选择经济市场化的原因,包括
A、经济发展形势所迫
B、我国传统文化鼓励市场经济发展
C、实践不断证明了市场化的成功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答案:ACD
3【判断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效率和公平的重要性排序是不同的。()
答案:√
4【判断题】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难题是找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逻辑一致性。()
答案:√
11.2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案例(上)
1【多选题】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包括
A、国企资产评估和债务清偿
B、社会保障和后续就业
C、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和归宿感的安抚
D、破产法的完善
答案:ABCD
2【判断题】我国国有企业除了完成经济任务,还要稳定就业。()
答案:√
3【判断题】在我国国企破产之前,已经诞生了第一部企业破产法。()
答案:×
11.3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案例(下)
1【单选题】关于沈阳防爆机械厂的破产案例,说法错误的是
A、催生了第一部破产法
B、发生在1986年
C、一共有70多位员工失业
D、员工的再就业得到了妥善安排
答案:D
2【判断题】个人养老政策的出台,最初是为了解决国企改革造成的失业问题。()
答案:√
12.1马克思的启示
1【单选题】关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A、商品社会是指人直接依赖于人的社会
B、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C、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
D、在商品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普遍的表现为商品货币交往关系
答案:A
2【单选题】商品社会和自然社会的差异,说法错误的是
A、对权力的崇拜性下降
B、商品和货币成为人与人关系的中介
C、社会结构得以改进,普通民众的选择增加
D、都是人直接依赖于人的社会
答案:D
3【多选题】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包括
A、自然社会
B、商品社会
C、资本社会
D、自由社会
答案:ABD
4【判断题】马克思的自然社会是指人依附于自然的社会。()
答案:×
12.2恩格斯的贡献
1【多选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歧,体现在哪些方面
A、社会形态划分的差异
B、恩格斯认为俄国土地公有制不必解体,可以直接走向未来社会
C、恩格斯认为,至少到1893年,斯拉夫土地公有制事实上已经解体了
D、马克思认为俄国土地公有制不必解体,可以直接走向未来社会
答案:CD
2【判断题】马克思认为俄国土地公有制不必解体,可以直接走向未来社会。()
答案:√
3【判断题】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说明,商品经济是可以跳跃的。()
答案:×
12.3进一步的解释和实践(上)
1【单选题】前苏联“新经济”政策,说法错误的是
A、在1919年颁布
B、反映的是商品经济不充分发展
C、针对的是农村和农业
D、获得了持久的效果
答案:D
2【多选题】对于前苏联模式在二战的表现,说法正确的包括
A、二战掩盖了商品经济发展不足的问题
B、二战后深刻影响了英、法等传统资本主义强国
C、二战中,集权的模式帮助苏联获得战争胜利
D、二战中,商品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
答案:ABC
3【判断题】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十月革命之后,首先在农业领域爆发了危机。()
答案:√
12.4进一步的解释和实践(下)
1【单选题】关于“父爱主义”,说法错误的是
A、是短缺经济学的一部分
B、提出的是科尔奈
C、在当代中国,已经不复存在
D、会造成资源错配
答案:C
2【多选题】前苏联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A、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
B、商品社会不仅不可逾越,还要高度发展
C、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D、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违背马克思经典理论的
答案:ABC
3【判断题】父爱主义和软预算约束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经常出现的制度现象。()
答案:×
13.1艰难痛苦的选择(上)
1【多选题】为什么说选择经济市场化是一个艰难和痛苦的选择
A、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经验
B、与传统的苏联实践和一般的理解相矛盾
C、可能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
D、与传统的儒家伦理并不一致
答案:ABCD
2【判断题】经济市场化是一个顺利的实践过程。()
答案:×
3【判断题】经济市场化是由政党意志所决定的。()
答案:×
13.2艰难痛苦的选择(下)
1【多选题】我国经济市场化的选择历程,说明了
A、实事求是
B、思想要解放
C、实践第一
D、理论高于实践
答案:ABC
2【判断题】实事求是与思想解放是相互统一的。()
答案:√
14.1自然配置
1【单选题】资源环境经济学的逻辑基础是
A、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B、联系是普遍的
C、资源禀赋是一次性的
D、可持续发展理论
答案:C
2【单选题】关于自然配置,说法错误的是
A、外生禀赋是不均匀分配的
B、是一次性的配置
C、容易产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现象
D、配置形成以后,还可以不断改善
答案:D
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资源配置机制的是
A、自然配置
B、计划配置
C、市场配置
D、政府配置
答案:D
14.2计划配置
1【单选题】关于计划配置,说法错误的是
A、经常出现父爱主义
B、配置通常是一次性的
C、通常伴随软预算约束
D、经常出现“开后门”现象
答案:B
2【多选题】在计划经济下,经常容易出现的现象包括
A、商品短缺
B、配额制
C、集中力量兴建水利等公共工程
D、靠山吃山
答案:ABC
3【判断题】计划配置的一个致命缺陷是信息成本巨大。()
答案:√
4【判断题】计划配置是以经验观察、统计计算和讨价还价为基础的指令性资源配置。()
答案:√
5【判断题】在计划配置下,讨价还价能力在资源配置中很重要。()
答案:√
14.3市场配置(上)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风险管理的三个机制的是
A、风险发现机制
B、风险控制机制
C、风险规避机制
D、风险消除机制
答案:D
2【多选题】关于市场配置,说法正确的包括
A、配置的传导机制是价格信号
B、强调产权和交易的重要性
C、初始分配的无效会产生持久后果
D、需要公共政策予以配合以解决公共品的供给
答案:ABD
3【判断题】市场配置是指基于价格信号的配置和再配置。()
答案:√
14.4市场配置(下)
1【单选题】下列属于市场配置下的经济行为的是
A、某上市国企因破产把“壳”交易出去
B、政府给某国企下达产量指标
C、凭粮票购买粮食
D、海边渔民出海打渔,自给自足
答案:A
2【判断题】产权和交易是不可分割的。()
答案:√
15.1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上)
1【多选题】经济学的三个维度包括
A、宏观
B、中观
C、结构
D、微观
答案:ACD
2【判断题】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缩写,是微观经济学的指标。()
答案:×
15.2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下)
1【多选题】以下属于结构问题的包括
A、产业组织结构,比如垄断程度
B、基本公共品的地区分布
C、劳动力的供求不匹配
D、收入分配
答案:ABCD
2【判断题】结构是脱离于微观和宏观的。()
答案:×
3【判断题】宏观数据的缺陷在于容易忽略区域差异。()
答案:√
15.3产业结构的分类
1【单选题】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产业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A、重工业是对资金需求比较低的行业,所以选择了优先选择重工业道路
B、为了恢复国民经济,选择了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C、轻工业对资金要求比较低,所以选择了优先发展轻工业
D、选择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答案:D
2【多选题】关于产业划分,属于传统分类的包括
A、农业、工业
B、商业、服务业
C、交通运输业
D、第一、二、三产业
答案:ABC
3【多选题】按联合国标准分类标准,农业包括
A、农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
答案:ABCD
4【判断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缺乏资金,选择了优先发展轻工业道路。()
答案:×
16.1民国后期重工业道路失败
1【单选题】民国后期第一次国有化运动是指
A、1947年国民党把日本战败的重工业企业国有化
B、1945年国民党把撤资的欧美企业国有化
C、1945年国民党把日本战败的重工业企业国有化
D、1947年国民党把撤资的欧美企业国有化
答案:C
2【单选题】民国后期国有化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机制设计错误
C、贪腐严重,以权谋私
D、“打老虎”的失败
答案:C
3【判断题】民国后期国有化运动的失败对新中国的产业道路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
16.2工农业在积累上的取舍
1【单选题】关于我国重工业道路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
A、原因是民国后期国有资产名存实亡
B、为了发展重工业,不得不损害农业利益
C、典型案例是三线建设
D、“大跃进”标志着重工业道路的失败
答案:D
2【多选题】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两个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效率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
C、民国后期战争的破坏
D、大跃进等错误政策的后遗症
答案:AB
16.3对产业划分的进一步补充
1【单选题】对鱼的加工和生产属于第几产业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
2【判断题】农业只涉及第一产业。()
答案:×
3【判断题】增值税是对各个生产环节的增加值征收的税。()
答案:√
16.4 不平衡发展模式的选择
1【单选题】对“非平衡发展理论”,描述错误的是
A、提出者是罗森斯坦
B、符合我国发展的实践
C、各个部门和地区,发展的顺序有所不同,不能平均分配资源
D、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A
2【多选题】哪些国家或者事件贯彻的是大推进发展理论
A、前苏联
B、东南欧
C、我国“大跃进”
D、1978年改革开放
答案:ABC
3【判断题】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效率低下,所以不该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
答案:×
17.1产业结构失衡与初步的调整
1【单选题】新中国第一次结构调整发生在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63年
答案:D
2【单选题】新中国第一次结构调整的背景是
A、新中国刚成立,正确尚未巩固
B、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C、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
D、文化大革命
答案:C
3【判断题】持久的解决效率问题,需要树立英雄形象
答案:×
4【判断题】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49年
答案:×
5【判断题】为了得出一般性的平滑结论,经济学通常会舍去异常值
答案:√
17.2借助改革的结构调整
1【单选题】对“分田单干”描述正确的是
A、最早发生在1978年
B、影响最大的是1978年的小岗村
C、是农民有意识、有准备、自觉性的改革
D、没有对人民公社制产生冲击
答案:B
2【判断题】1978年以前的结构性调整都是“救火式”的
答案:√
18.1回顾与引言(上)
1【单选题】我国结束使用苏联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年份是
A、1978年
B、1985年
C、1992年
D、2001年
答案:B
18.2回顾与引言(下)
1【单选题】下列对降低社会成本作用不大的是
A、强调信用
B、完善规则以避免推诿扯皮
C、界定产权
D、一次性交易,不可重复
答案:D
2【判断题】成本锁定效应是指选择是有成本的,不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
答案:√
3【判断题】只要信息是充分的,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我们应该不停的搜寻,以获得最大效用
答案:×
19.1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
1【单选题】关于企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是宏观主体
B、企业可以把分散的交易组织化,减少交易次数
C、科斯曾经讨论过厂商的性质
D、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应该把自己的私人成本转嫁给社会。
答案:A
2【单选题】下列能减少内生交易费用的是
A、促进消费者和厂商信息匹配
B、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降低物流费用
D、完善法律法规以规范交易市场
答案:D
3【多选题】下列对科斯定理理解正确的包括
A、前提是产权要界定清晰
B、产权的初始配置对社会福利很重要
C、通过交易来再分配是改进效率的重要手段
D、主要的贡献是强调产权和交易成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答案:ACD
4【判断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交易成本就是提高交易效率
答案:√
19.2案例(上):百人逐兔
1【单选题】“百人逐兔”的故事来自
A、论语
B、诗经
C、吕氏春秋
D、菜根谭
答案:C
2【单选题】“百人逐兔”的故事告诉我们
A、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B、治理国家要界定产权
C、完善市场交易规则
D、降低社会成本
答案:B
3【单选题】“百人逐兔”中,对兔子最好的分配方式是
A、平均分配
B、按需分配
C、拍卖
D、谁先抓到归谁
答案:C
4【判断题】“百人逐兔”说明了如何减少交易费用
答案:√
5【判断题】在“百人逐兔”故事中,无论如何分配,都无法降低沉没成本
答案:√
19.3案例(下):养牛者与麦农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农地“三权分置”中“三权”的是
A、所有权
B、承包权
C、经营权
D、处置权
答案:D
2【判断题】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是不可分离的
答案:×
19.4归纳与小结(上):界分产权的意义
1【单选题】孟子关于恒产和恒心的表述,是想说明
A、产权和行为的关系
B、产权和交易成本的关系
C、社会成本和产权的关系
D、社会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关系
答案:A
2【多选题】界分产权的意义包括
A、稳定预期
B、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主要是外生交易费用
C、便于交易
D、利益受损失可以获取补偿
答案:ACD
3【判断题】一个好的制度要能够稳定人们预期
答案:√
19.5归纳与小结(下):企业生命曲线
1【单选题】为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的创新应该发生在
A、每个阶段的利润最大值处
B、各个阶段利润最小的时候
C、各个阶段的上升时期
D、各个阶段成本最小处
答案:C
2【判断题】按照企业生命力曲线,创新应该发生在各阶段的利润最高点
答案:×
20.1拓展思考的方向
1【多选题】不断深化改革的经济学解释,包括
A、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B、减少社会运行成本
C、优化资源配置
D、减少结构性的矛盾和摩擦
答案:ABCD
2【判断题】“一带一路”的主要目的是转移低端产能给国际市场
答案:×
21.1内生交易费用与产权保护
1【单选题】下列不能降低交易费用的是
A、增加不确定性
B、有效的产权制度
C、提高交易效率
D、完善市场交易规则
答案:A
2【多选题】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是
A、政府购买
B、投资
C、消费
D、出口
答案:BCD
21.2制度的经济学作用(上)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制度的作用的是
A、改善预期
B、稳定预期
C、明确行为主体的责、权、利
D、增加交易成本
答案:D
2【多选题】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主体
B、与非公经济相互排斥
C、可以随着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变化
D、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答案:ACD
3【判断题】公平的制度一定要能明确行为主体的责、权、利
答案:√
21.3制度的经济学作用(下)
1【多选题】为什么要“分层决策”
A、防止资源错配
B、调动更多的积极性
C、减少决策风险
D、减少决策过程中的谈判成本
答案:ABC
2【多选题】“分层决策”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A、事权和财权要相互匹配
B、各层次的权利和责任相互匹配
C、要防止高昂的谈判成本
D、划分清楚给自权责
答案:ABCD
21.4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1【单选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法错误的是
A、按照国际统一的规则处理多变关系
B、减少谈判成本,完善交易规则
C、针对特别国家,出台特别条款
D、鼓励国际贸易,发挥各自比较优势
答案:C
2【判断题】只要博弈是可重复的,不合作博弈比合作博弈更能改进集体福利
答案:×
21.5全面依法治国
1【单选题】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解错误的是
A、这里的“法律”包括人大通过的法律和政府出台的条例
B、全面依法治国可以增加社会成本
C、全面依法治国可以明确各主体的责、权、利
D、可以改进社会福利
答案:B
2【判断题】对于不了解法律的违法行为,可以给予理解并提供悔改机会
答案:×
21.6农地的“三权分置”
1【多选题】关于当下我国农地产权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权归农户所有
B、承包权归国家所有
C、经营权不一定归农户所有
D、承包权归农户所有
答案:AB
2【多选题】“三权分置”对“三农”可能的影响包括
A、促进土地流转
B、促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经营
C、增加农户收入
D、促进农业组织的创新
答案:ABCD
3【判断题】在“三权分置”的农地制度下,承包权归国家所有
答案:×
22.1案例(上):“三鹿奶粉”事件
1【多选题】对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描述正确的包括
A、增加了三鹿企业的收益
B、增加了社会成本
C、破坏了社会信用体系
D、企业把个人成本转嫁给了社会
答案:BCD
2【多选题】对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理解,说法正确的包括
A、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把私人成本转移给社会
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会造成资源错配和增加交易成本
C、私人成本不能随意转嫁给社会
D、如果要把私人成本转移给社会,那么要征收一定的惩罚措施
答案:BCD
3【判断题】市场经济强调信用的意义是减少社会运行成本
答案:√
22.2案例(下):医患关系
1【单选题】下列会增加社会成本的是
A、维护社会信用体系
B、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C、私人成本不是本人全部承担
D、私人成本全部由本人承担
答案:C
2【多选题】“医患纠纷”解决的方法包括
A、提供多层级的医疗供给
B、增强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任
C、基础医疗资源要平衡分配
D、建立多种所有制的医疗体系
答案:ABCD
22.3信用、儒学伦理与商业伦理
1【多选题】对“随礼”的经济学解释,包括
A、是一种隐性合约
B、是一种完备的合约
C、体现了跨期隐性互惠
D、是一种显性的合约
答案:AC
2【多选题】市场经济下,如何评价追求私利的行为
A、只错误的庸俗行为
B、在不增加社会成本的情况下,值得支持
C、为了逐利,损人是不可避免的
D、在逐利的同时,如果损害了他人,要给予补偿
答案:BD
23.1“三农问题”对理解我国经济的重要性
1【单选题】下列关于“三农”,说法错误的是
A、在目前中国的很多地方,农村就是落后的同义词
B、农村落后主要是指经济落后
C、狭义的农业是指农林牧渔
D、要把农业放在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去看待
答案:C
2【判断题】城乡关系中的“乡”就是“农”
答案:×
23.2土地的重要性
1【多选题】对“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评价正确的包括
A、提出的是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
B、反映了重农主义的思想
C、强调了土地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性
D、忽略了资本的作用
答案:ABCD
2【判断题】毛泽东曾指出,中国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土地问题
答案:×
24.1为何颁布私有化的《土地改革法大纲》
1【单选题】关于中国第一部土地法,说法错误的是
A、于1950年颁布
B、是一部土地私有化法律
C、主要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D、符合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治哲学
答案:D
2【多选题】新中国为何会出台《土地改革法大纲》
A、基于当时民众实际的生活状况
B、基于中国长期政治更迭的共同因素
C、基于中国社会结构的正确把握
D、基于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政治哲学
答案:ABC
3【判断题】新中国没有出台过土地私有化的法律
答案:×
24.2人民公社制下的农业组织形式
1【单选题】假如一个机制无法区别勤勉的人和偷懒的人,那么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勤勉的人和偷懒的人获得的货币收入相同
B、勤勉的人和偷懒的人获得的效用相同
C、勤勉的人获得更多的货币收入
D、勤勉的人获得更高的效用
答案:A
2【单选题】对人民公社制度下的监督者,描述最恰当的是
A、通常是没有道德风险的人
B、为了发现偷懒,监督投入比较高
C、监督效率很高
D、无法保证监督者的公正
答案:B
3【多选题】在人民公社下,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个人劳作
B、集体劳作
C、个别偷懒
D、群体偷懒
答案:BD
4【判断题】人民公社的致命缺陷是群体性偷懒
答案:√
25.1主要问题(上):公社制为何解体和学界争议
1【单选题】关于“三农”的发展前景,说法正确的是
A、逐步的土地私有化改革,释放要素活力
B、促进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
C、行政手段刺激资本向农村转移
D、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不断的摸石头过河,寻找合适的农业组织形式
答案:D
2【多选题】振兴农村的难点包括
A、人口一直向城市流动,缺乏振兴的主体
B、找到一个有效率的组织
C、如何释放公有制下的土地效率
D、缺乏振兴资金
答案:ABC
3【判断题】土地私有制是释放农村土地效率的唯一出路
答案:×
25.2主要问题(下):粮食安全、减负还是增收
1【单选题】下列与促进农民增收无关的是
A、取消农业税
B、加强农业职业培训
C、增加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
D、促进土地流转,建设适应现代经济体系的农业
答案:A
2【多选题】在“三权分置”制度环境下,农村人口的就业方向是
A、增强自己的农业种植水平,学习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方式
B、加入农业股份公司,获取资本收入
C、将经营权彻底转移出去,脱离农业,寻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D、经营规模化土地,成为“农场主”
答案:ABCD
3【判断题】对农民来说,减负的政策激励效果很可能不如增收
答案:√
25.3从土地私有化到公社制
1【单选题】关于井田制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土地的划分像“井”字
B、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
C、在唐宋时期盛行的土地制度
D、具有捆绑销售的色彩
答案:C
2【单选题】关于井田制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土地的划分像“井”字
B、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
C、在唐宋时期盛行的土地制度
D、具有捆绑销售的色彩
答案:C
3【判断题】土地问题是历史上朝代更迭的重要因素
答案:√
4【判断题】农业效率提高是封建王朝兴盛的经济基础
答案:√
5【判断题】土地问题是历史上朝代更迭的重要因素
答案:√
6【判断题】农业效率提高是封建王朝兴盛的经济基础
答案:√
26.1初级社效率分析
1【单选题】初级合作社的三种形式不包括
A、初级生产合作社
B、初级商业合作社
C、初级信用合作社
D、初级贸易合作社
答案:D
2【多选题】合作社的有效性体现在
A、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公有制
B、合作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C、合作可以促进分工的细化
D、合作可以带来更多个人激励
答案:ABC
3【判断题】对英雄的崇拜可以持久的促进经济增长
答案:×
26.2人民公社效率分析
1【多选题】人民公社的形成原因包括
A、毛泽东一直以来的村社思想
B、初级合作社的良好效率
C、符合共产党对公有制偏号的传统
D、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切实组织形式
答案:ABC
2【多选题】人民公社的制度教训是
A、基层民主的重要性
B、权力需要约束和监督
C、要给予参与者退出权利
D、制度供给不能单一,要给民众选择的可能和权利
答案:ABCD
3【判断题】人民公社的失败说明集体劳作是完全错误的农业生产方式
答案:×
4【判断题】基层民主与基础教育水平息息相关
答案:√
27.1承包制为何有效(上)
1【单选题】对于“公地悲剧”,描述错误的是
A、解决方法可以是私有化
B、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集体所有权下如何保障集体利益
C、需要对产权做明晰的界定
D、通过道德教育,可以长期有效的解决
答案:D
2【判断题】1978年承包制推广后,人民公社立刻消亡
答案:×
3【判断题】相对于人民公社,承包制下可以避免“公地悲剧”
答案:√
27.2承包制为何有效(下)
1【单选题】对承包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A、相对于人民公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率问题
B、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C、可以作为长期的制度安排不动摇
D、释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因此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答案:C
2【单选题】承包制下的农民目标函数是
A、最大化集体的利益
B、最大化国家收益
C、最大化粮食产量
D、最大化农户收益
答案:D
3【多选题】相对于人民公社,承包制有效的解决哪些种植问题
A、种什么
B、怎么种
C、为谁种
D、种多少
答案:ABCD
27.3承包制为何留不住农民
1【多选题】承包制下农户的不确定性来源包括
A、自身激励的持久性
B、农业自然风险
C、生产过程中农业种植水平的局限性
D、市场供求信息
答案:BCD
2【判断题】在承包制下,监督费用为零
答案:√
3【判断题】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要面临来自自然的不确定性
答案:√
28.1引言: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逻辑
1【多选题】判断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开放四十年,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B、国际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在发生变化
C、开启了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D、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ABD
2【判断题】国际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与中国问题、与定位新时代关系紧密
答案:√
28.2为何会有“关口”
1【单选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越突出,越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A、工业革命
B、工业过剩
C、关税壁垒
D、政治改革
答案:B
2【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关口”不包括
A、1950年后,3年国民经济恢复
B、1956年后,国民经济恢复
C、1966年,文化大革命
D、197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答案:C
3【多选题】西方近代化以来的几个“关口”包括了
A、19世纪初农业危机——农业内部结构升级
B、20世界30年代危机——宏观经济学诞生
C、20世纪70年代“滞涨”——美国新兴产业的崛起
D、2008年金融危机——世界处于新“关口”
答案:ABCD
29.1地产经济、政府主导
1【多选题】“40”年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A、地产经济
B、人口红利
C、政府主导
D、改革和全球化
答案:ABCD
2【判断题】地产经济具体指城市土地交易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答案:×
3【判断题】金融安全、粮食安全、就业安全、资源安全都被归类于经济安全中
答案:√
29.2人口红利、改革和全球化
1【单选题】关于城市化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
B、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
C、有时也叫作城镇化率
D、是城镇总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
答案:D
2【单选题】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改革和全球化,其中不属于改革和全球化的包括
A、国企制度改进与结构调整
B、私经济迅速成长
C、农田经营权有限自主
D、宏观政策的成熟
答案:D
3【判断题】出于对粮食安全、重工业缺位的两种考虑,走出了一条人口高出生的政策
答案:×
4【判断题】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答案:×
30.1“新经济”的由来和颠覆性创新
1【多选题】以下对“新经济”描述正确的包括
A、基于工农业提出
B、曾在1998年“世界管理大会”上被提出
C、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D、与颠覆性创新联系紧密
答案:BCD
2【多选题】“新经济”的定义主要包括哪三个关键词
A、新技术
B、新贸易
C、新市场
D、工艺流程
答案:ACD
3【多选题】以下对“新经济”描述正确的包括
A、基于工农业提出
B、曾在1998年“世界管理大会”上被提出
C、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D、与颠覆性创新联系紧密
答案:BCD
4【多选题】“新经济”的定义主要包括哪三个关键词
A、新技术
B、新贸易
C、新市场
D、工艺流程
答案:ACD
30.2背景(上):世界经济和贸易
1【单选题】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给“新经济”带来的启示不包括
A、只要加强金融监管,就可以避免金融危机
B、没有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就没有经济安全
C、金融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需要
D、工业化应当脱虚向实
答案:A
2【多选题】“新经济”的背景包括那些
A、颠覆性创新的出现
B、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C、世界产业升级趋势的推动
D、中国全面现代化进程面临着诸多发展不平衡因素
答案:ABCD
3【判断题】低劳动成本所维系的高增长,是导致中国各类产品被频繁“双反”的原因之一
答案:√
30.3背景(下):国内发展不平衡因素
1【多选题】中国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
B、人与自然之间不平衡
C、各产业之间不平衡
D、社会各阶层之间不平衡
答案:ABCD
2【判断题】大国体系由于资源禀赋在地区间初始分布的差异,在经济发展之初走非平衡发展道路,有其必然性
答案:√
3【判断题】邓小平曾说过:“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
答案:√
31.1从高增长到高质量的“关口”
1【单选题】“中国奇迹”最主要的是指
A、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
B、民主政治的快速推进
C、经济结构的快速优化
D、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答案:A
2【多选题】下列属于“资本扩张”所引发的现象的是
A、殖民活动
B、政治革命
C、远洋贸易
D、工业革命
答案:AC
3【判断题】“关口”虽然是挑战,但也是机遇
答案:√
32.1现代综合服务业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四个现代化”的是
A、农业现代化
B、科技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政治现代化
答案:D
2【多选题】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
A、先进的产业体系
B、现代化宏观管理体系
C、现代化资源配置水平
D、现代化民主政治体制
答案:ABC
3【判断题】垄断和创新虽然不利于市场竞争,但能鼓励技术创新
答案:√
32.2新型装备制造与智能化制造
1【多选题】新型装备制造的三大重点是
A、现代交通运输设备
B、先进的机械加工制造业
C、重大基础工程设备
D、以医疗器械为主的检测设备
答案:BCD
32.3新型健康产业
1【单选题】公共政策的重点要向()领域倾斜
A、扶贫
B、健康
C、经济增长
D、环境卫生
答案:B
2【多选题】新型健康产业至少包括
A、医疗卫生
B、旅游休闲
C、食品安全
D、全民健身
答案:ABCD
32.4新材料与环境产业
1【判断题】石墨烯材料可以帮助我国汽车从传统动力向新能源转换
答案:√
32.5环境产业
1【单选题】PPP模式中的第一个“P”是指
A、私人
B、社会
C、企业
D、政府
答案:D
2【多选题】PPP模式中,为保证社会资本发挥作用,机制设计应该包括
A、降低门槛,保证社会资本进的来
B、可持续的机制设计,让社会资本留得住
C、科技和管理水平要不断进步,让社会资本上的去
D、设计退出机制,让社会资本退的出
答案:ABC
32.6新动力车以及配套体系
1【判断题】传统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在逐年减少
答案:√
32.7量子通信
1【多选题】量子通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解决金融安全
B、国家保密体系建设
C、交通运输
D、现代农业
答案:AB
32.8先进农业
1【多选题】现代农业的特点包括
A、规模化
B、组织化
C、规模化
D、生态化
答案:ABCD
2【判断题】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障碍是农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有限
答案:√
3【判断题】承包制有利于生产的市场化和现代化
答案:×
33.1
1【单选题】供给侧改革的改革对象,不包括下列哪项
A、政府
B、市场和行业组织
C、企业
D、家庭和个人
答案:D
2【多选题】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B、鼓励消费需求
C、改善产品品质
D、树立良好品牌
答案:ACD
老友网www.andlaou.com免费为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