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离开疾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连续14天进行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每天两次。条件允许时,尽量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3)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就诊。
56.就医途中具体应该怎么做?
(1)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如果可疑,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3)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4)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57.已经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社区传播的地区,如何进行居家隔离?
在社区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规模较大,呈继续传播态势,则认为该地区已发生社区传播。
在社区传播地区,如果居民出现发热、咳嗽、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任何可疑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58.尚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社区传播的地区,如何居家隔离?
在尚无社区传播的地区,如果14天内曾有疾病社区传播地区旅行居住史,或曾有与来自疾病社区传播地区的可疑症状者的密切接触史,应尽快向所在村支部或社区登记,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出现前述可疑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在尚无社区传播的地区,如果14天内无疾病社区传播地区旅行居住史,也没有与来自疾病社区传播地区的可疑症状者的密切接触史,但出现前述可疑症状,若症状轻微且没有潜在的慢性疾病(如肺或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或免疫缺陷等可增加发生并发症风险的疾病),经咨询医生,家庭环境适宜(最好具备单间隔离条件且有适宜看护患者的家庭成员)时,可考虑先进行居家隔离,直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所有症状消失。
59. 居家隔离有何具体建议?
(1)居住空间安排:可疑症状者需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拒绝一切探视。家庭成员应生活在不同房间,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至少保持1米距离,分床睡。可疑症状者应减少活动,限制居住空间,确保需要公用的空间(如厨房和卫生间)通风良好(保持窗户持续开放)。
(2)照顾安排:最好固定一位家庭成员照顾,这位家庭成员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基础性疾病。
(3)防止呼吸道传播:家庭成员与可疑症状者在同一房间时,都应该佩戴与面部严密贴合的医用外科口罩。如果口罩变湿或变脏,应该立即更换。口罩使用后应立即丢弃,随后洗手。咳嗽或是打喷嚏时,应佩戴口罩、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掩护,随后洗手。及时丢弃遮盖过口鼻的一次性物品,或是及时清洁(使用肥皂清洗手帕)。